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12:49:26
他的经历,很像分布式光伏的命运,一度轰轰烈烈,而今复归平静。
公司负责人李宗辉向记者介绍:去年,公司利用光伏板下的空地栽种小杂粮,第一年种植虽然产量不大,但也有2万多元纯收入,同时带动了邻村贫困户就近务工。太阳出来就赚钱。
罗村镇马家庄村贫困户史双兔高兴地说:我今年60岁了,多年前因意外左手落下残疾,出去打工也找不下合适工作。集约化经营 田野生金助农持续增收小满刚过,正是石楼县农事繁忙季节光伏电板下,浩科新能源有限公司雇佣的农民头顶阳光正在给栽植好的油牡丹浇水,成了夏日里最美的风景。所有支出经村民大会民主评议、村公示、乡政府审核公示,县农经中心、扶贫办备案,确保收益分配精准到村到户。阅读提示光伏扶贫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方式,已成为我省广大贫困地区持续保障贫困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路径。
在石楼县光伏发电运维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电子屏幕上便会出现各种数据和图像。石楼县光伏扶贫电站占地总面积约3300亩,其中高支架光伏扶贫电站占地面积约2300亩。地处太行深山区,既是革命老区,又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的涞源县,自然条件差,脱贫难度大,是河北省保定市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月月分红 铁杆庄稼让贫困户稳定受益从18年5月到现在,光伏发电的分红我就拿到了6900多元。被当地村民称为铁杆庄稼的190座村级光伏扶贫站,仅2019年的全年发电就达7252.74万千瓦时,7874.31万元的收益覆盖了120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2018年12月,该公司完成第二批106个村光伏并网电力配套,实现光伏扶贫电站在全县152个贫困村全覆盖。涞源县供电公司采取人抬肩扛的方式将电杆、变压器、并网接入箱等电力物资搬运上山,并采用最原始的人工立杆法立杆架线,在人工作业落后机械作业的情况下加班加点施工,确保了光伏扶贫电站如期并网发电。
2月29日,河北省政府发布通知,阜平县、涞源县等13个县退出贫困县。光伏电站并网电量所产生的收益,国网涞源县供电公司每月定期结算拨付到位,确保了贫困群众月月有分红,长期有保障。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刘建华告诉记者。一聊起村里的光伏板,涞源县金家井乡寨沟门村脱贫户李海洋就很兴奋,这项长期稳定的收入,让他心里有了底。李海洋、张记年在涞源县的脱贫户中并不是个例。为提升电网承载能力,满足新能源并网接入需求,解决涞源县电源点单一的问题,国网涞源县供电公司超前谋划,投资4.12亿元,在涞源新建220千伏泉峪变电站一座。
在光伏电站并网施工中,由于运输车、吊车、挖掘机等作业车辆无法抵达作业现场,给并网接入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自从2018年10月村里的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每月340元的光伏收益让张记年家彻底摆脱了贫困。让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也能如期脱贫,光伏扶贫电站起到很大作用。铁杆庄稼带来阳光力量,给贫困群众带来了最直接的实惠,也打造出一条更有效、更持久的脱贫致富之路。
我们将继续做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线路设备维护工作,确保已脱贫群众长期稳定增收,走上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在涞源,有大病、身患残疾、年老孤寡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能够通过光伏扶贫获得稳定收入。
截止目前,累计发现设备异常21次,异常情况均已及时处理,保障了光伏电站发电量及时入网。考虑到土地性质、土地权属以及土地利用价值等多方面问题,涞源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均选址建设基本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荒山上,这加大了电站并网施工难度。
在负责光伏电站并网接入箱以上配套线路设备运行维护的同时,国网涞源县供电公司以扶贫电站安全稳定运行为出发点,开展公益调控知识培训和送服务下场站活动,结合电网实际运行工况,以案例的形式对电站的电网风险及事故处置进行深入剖析讲解,使光伏扶贫电站值班人员的理论知识再提升。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可持续发电20年左右,这项长期稳定收益给当地村民种下了铁杆庄稼。及时畅通 高质量完成光伏扶贫项目接网随着涞源县域光伏扶贫产业快速发展,光伏电站并网电量也对涞源现有电网消纳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涞源县的蜕变,是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服务光伏扶贫的缩影。2017年6月,国网涞源县供电公司新立电杆286基,新建10千伏线路19.41千米,安装400千伏安变压器46台,完成了第一批46个贫困村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接入工程。铁杆庄稼虽然好,可是将增收的铁杆庄稼种到涞源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荒山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2018年年底,全县共有190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届时,涞源县域电网结构将更趋合理,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涞源县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被确定为帮助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涞源县190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达到56.143兆瓦,光伏收益覆盖120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元以上,贫困村村集体年收入2万元以上。
53岁的脱贫户张记年身患重疾,走路拄拐,没有劳动能力,与86岁的老父亲一起生活,是涞源县金家井乡十八盘村实现整村脱贫的大难题。我们主动对接扶贫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推进项目进展,从前期规划、接入直至并网进行全过程跟踪,优化并网流程,科学助推光伏扶贫工程及时有效并网。
2019年全年,张记年共拿到光伏分红4080元,仅光伏分红一项收入,就远远超出了涞源县年收入3200元的脱贫底线扶贫光伏电站建设是我州充分把握政策机遇、因地制宜、大胆实践的有益尝试,成为全省光伏扶贫的标杆。目前,楚雄州已有总装机为41483千瓦的432座村级扶贫光伏电站纳入了国家财政补贴目录。今年1至3月,432座村级扶贫光伏电站累计发电1127万千瓦时,累计收益798万元,预计全年总收益超过4000万元,每个贫困村委会可新增村集体收入约10万元。
楚雄州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扶贫光伏建设的机遇,采取财政资金投入,利用公共屋顶、荒山荒坡建设,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电站产权归村集体所有,关联带动贫困户的模式,先后建成488座扶贫光伏电站,实现扶贫光伏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联结。扶贫光伏电站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贫困村委会空壳问题,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还能覆盖无劳动能力贫困户8000余户,有效拓宽广大贫困农户的增收渠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与此同时,将光伏扶贫模式与种养殖业相结合,在宋庄镇多村探索棚下种植,棚上发电的新型农业生态模式,实现农光互补。当时全镇共有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703户,虽然总体规模较小,但多为病灾户、年老体弱缺乏劳动力的家庭,依靠常规的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难度较大。
但从长远看,产业扶贫才是能够让贫困群众彻底脱贫的治本之策。输血直接关系到民生,固然是当务之急。
按省文件规定,十三五期间,宋庄镇每年可获得省财政精准扶贫资金规模并不大。安装完成的光伏电板整齐排列,形成能量十足的光伏矩阵,为宋庄镇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考虑到光伏发电项目作为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新能源项目,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建设周期短、管理成本低以及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等特点,并结合宋庄镇域范围内有从事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企业的便利条件,在多次调研论证基础上,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村民意见,最终确定开发建设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在赣榆区宋庄镇一处厂房的屋顶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施工,垒砌基础墩、安装支撑架、铺设光伏板、组配零部件、调试逆变器,各项流程有条不紊,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该项目的实施,既发挥了省财政精准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解决了当地贫困户无劳力、缺平台、难发展的难题,又符合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为扶贫户带来了一笔可观的、长期的、稳定的光伏红利,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低收入户不返贫持续增收,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实现全面小康,贫困是最大的拦路虎,扶贫攻坚是最艰巨的任务。为选好扶贫项目,发挥扶贫资金最大效益,宋庄镇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工作形势,广开言路,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建议。
2020年,宋庄镇将光伏发电项目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投资60万元扩建光伏发电项目,做大做强光伏扶贫优势产业。2017年8月中旬,项目顺利完工并正式并网发电。
发表评论
留言: